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救贖者》(Frelseren)


撞上暗礁,遇上惡人,如作家楊索所說,漸漸地人總是會摸索出甚麼想要,甚麼不想要。然後,就能從此趨吉避凶嗎?顯然對挪威奧斯陸警探哈利而言不是這樣,他依樣像飛蛾撲火般與凶險為伍。這是尤·奈斯博的哈利警探系列,發生在《奧斯陸三部曲》之後與《雪人》之前的故事。一個在身心崩壞前,哈利還有機會被救贖的故事。這時候的他尚在軌道上搖搖晃晃,表現地像個正常人,就像他努力嘗試的那樣。

與勞倫斯·卜洛克的馬修史卡德私家偵探系列相提,哈利有很多共通點,酗酒,特立獨行,追查案情像是對骨頭死咬不放的狗。或許是後史卡德的小說都受其影響,也說不定是史卡德的粉絲就是一種病,忍不住要把所有的刑警偵探小說都說成是跟他致敬(笑)。只是哈利並沒有戒酒成功,其實他無心想戒,可能是酒與毒並沒有讓他在心理層面上癮,讓他上癮的是無止境的犯罪追緝、腎上腺素、煙硝味,還有金屬味(舔血)。也是同個原因讓女友無法繼續與他在一起,不想陪你到那麼深的水底,她說。系列作看下來,哈利的的確確是在崩壞中,本作前半段的清醒有如曇花一現。

故事主線的殺手之所以能成為殺手,成長背景來自克羅埃西亞人與塞爾維亞人間因種族造成的大屠殺,仇視讓鄰人在瞬間反目翻臉。到最後,不是因為仇恨而殺人,而是因為非我族類的他者已不被視為人。就算戰爭平息了,人也變了。開槍這回事,之前沒有焦慮,之後沒有寬慰,對於殺手而言只有任務完成。

作家筆下的犯罪世界冷硬無情,在故事主線外,哈利與搭檔調查一樁殺人案,聽完殺人者的自白,哈利對猶自忿忿不平的年輕搭檔說:「有時當警察是個爛差事,不要讓它影響到你」、「你是你,他們是他們」、「你很堅強」。說完兩人靜默不語,用來打氣鼓勵的話說出口,卻在奧斯陸冷冽沉重的氛圍下,連起安慰劑的作用都顯得不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