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金山 Gold Mountain Blues


我較少看中文現代文學,主要看的是翻譯小說,購得此書後,即決定要與p小姐分享。所謂分享,就是指我唸她聽,像說書一樣,畢竟覺得要唸出聲來大多還是華文創作合適。唸書的速度當絕比不上看書,也不是每天都有閒情展書,更別提我本就木訥寡言,老不習慣這麼長的時間張嘴說話,每每唸得口乾舌燥咬牙切齒,所以進度自然緩慢。買來快半個月,竟也只翻過了40頁,卻正好,得以深深投進《金山》裡去。

40頁的時間裡,我們專注在『蛙立時靜了,卻有宿鳥從塘邊驚飛而起,滿天便都是凌亂的翅膀。』的夜裡;怔怔對著『阿法從外邊回來,問阿桃呢…麥氏…才咬牙切齒地說:我身上的肉,我剜了餵狗了。』的句子紅了眼眶(這部份由p小姐代表,畢竟男兒不輕彈淚);或是被紅毛與阿法的家書代筆對話笑得前俯後仰就是停不下來。

若要說明這一小段旅程,那麼就說書腰上的文案「獻給頭頂肩扛、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刻下中國人的尊嚴的所有同胞 獻給他鄉的拼死掙扎和故鄉的深情守望」從第一眼的邊搖頭邊笑說這真是老陸的寫法,到現在想著這幾個字寫的是貼切,頭頂肩扛四字很能表現,雖然我們大概會用華人取代中國人,也不會再用同胞這八股用語。

至於爲啥40頁現在就寫這篇,完全是因為我唸書的速度如果被紅毛看到,鐵定會說:丟!等你唸完,卵都孵出一個了!爲免唸完後老人癡呆記不得現在的想法,還是趕緊寫下的好。

嘿!愈唸愈有腰部以下全部透明的李季準的樣子嘛。就在我兀自洋洋得意之際,p小姐伸手將《金山》取了去,自顧自看了起來。
你怎麼自己看起來了,不是我唸給你聽嗎?
哎喲,你唸太慢了啦。
我…

Read More...

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就說你和他們一樣 Say You're One of Them


孩子的臉上應該是要掛著最動人的笑容。

事實上也是如此,小巴在村野間凹凸不平的黃土路上顛著,不管經過的是成群結隊放學,或僅是一個駐足路邊的孩子,迎向我的都是大大的笑容,與在空中揮舞的手,我也開心地向窗外揮手。然而進入都市,多是神情漠然的大人瞪著你瞧。那是2006年的肯亞。

同樣的笑容我後來也在影片中看到,2007年《烏干達天空下》說的是全國小學的傳統歌舞大賽,只是唱歌跳舞的背後藏著難以磨滅的恐怖過去。在內戰頻繁的那時,叛軍會衝進村子,這些孩子的親人要不是被殺死就是被擄走,有的人成了孤兒,有的被迫當童兵舉槍殺人。

這塊孕育人類的大陸仍動盪不安。恐懼是如此不真實地透進骨子裡去。孩子們一面忍受飢餓貧窮奴役與死亡威脅,一面用純真的眼光打量不友善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微光在眼底黯淡了下來。

所以烏文‧阿克潘(Uwem Akpan)神父在《就說你和他們一樣》這幾個短篇故事裡說,來看看吧,看在資源缺乏的地方,人們互相爭奪剝削,用的是種族、宗教各種藉口。而自私排外的天性,又在這裡頭起了什麼作用。讓親情被賤賣,友誼被拆散,人被當成了物品,尊嚴蕩然無存。這就是我一直想寫的,關於這片大陸上所發生令人震驚與不捨的事。

Read More...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忠誠吾愛 Love Under Cover


很有趣地,在玩味珍妮佛的處境與想法時,我想到《作家之路》中談到英雄旅程的概念。

雖然承諾男友傑米隱居幕後,珍妮佛(或是假名艾雪琳)開設的徵信社(怎麼馬上聯想到清一色女偵探,哈),專爲懷疑配偶有出軌意圖而苦惱的人進行調查工作,這不正符合「保護並爲他人奉獻」的英雄概念嗎?畢竟工作內容可是要犧牲色相到『幾乎跟已婚男人上床的地步』呢!況且如她自己洞察,之所以在因緣際會下踏入這一行,歸根結底是憤怒於父親對母親不忠,正所謂是英雄就得要心靈受點創傷!而這趟旅程絕對不會好過,一定要遭逢試煉,歷經苦難與折磨,所以文案才會說『珍妮佛陷入兩難──她該堅守對傑米的承諾,還是為了客戶的幸福,再當一次「艾雪琳」呢?』

但我愈想愈不對勁,珍妮佛這小妮子要真繼續堅持這條爲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道路,還能守住自己的幸福嗎?再一細想,或許潔西卡‧布洛迪(Jessica Brody)想說的其實是:在人生中當個英雄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原來所謂英雄概念,根本是珍妮佛與我一廂情願地自溺。在兩人世界裡,平等與信任至為重要,對另一半若不能敞開心房,等於是在彼此心裡種下疙瘩。如果老想著要爲說出口的謊言尋找正當理由,自以為義終究只是自我欺騙。

偏偏人總是要衝撞個頭破血流,才能明白這層道理。

前面寫的義正詞嚴地,其實《忠誠吾愛》是本讀來輕鬆的都會小說。

Read More...

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打不倒的勇者 Invictus (Playing the Enemy: Nelson Mandela and the Game That Changed a Nation)


這本書看到後來,感覺像是氣流搥打在胸壑,喊著讓我哭讓我流淚,我咬緊牙忍著不讓聲音溢出,默默地把它翻完。回想起那時候的新聞畫面,記憶僅存模糊印象,警察掄起棍棒毆打群眾,群眾則向警察投擲石塊,咆嘯憤怒隨同煙塵燃燒直竄天際。當時年紀小,對國際的認識僅有這五秒鐘的畫面,世界另一端的天翻地覆,蕞爾小島慣常是冷漠以待。長大了,對生活周遭有了些許關心,再看到這本《打不倒的勇者》,驚覺自己對歷史的無知與落差。

1990年代對南非而言,絕對可以用生死存亡來形容。由於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百分之十五的白人統治百分之八十五的黑人,經濟貧富懸殊讓就算最窮的白人家裏依然可以請得起兩個黑人女傭,政治法律上也盡是高壓手段。這時執政黨竟悄悄地與獄中的曼德拉聯繫,開啟雙方談判,著實匪夷所思。推敲原因,或許是對內,黑人已經快抓狂了,只差沒直接見一個白人打一個;對外,國際制裁也讓南非苦不堪言,想必是極大的壓力讓抓緊政權的人願意交出權力。

然而,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各色人種各個團體,都急於維護自身利益,內戰可說是一觸即發。約翰.卡林(John Carlin)將曼德拉如何辦到將南非從互相猜忌仇視扭轉為萬眾一心,歸功於他的政治智慧與成熟圓融的態度,以及如何利用1995年世界盃橄欖球賽激發民眾同仇敵愾之心,讓這個混亂的國家終於向種族融合踏出一步。曼德拉的智慧與勇氣著實是領導人的典範。

南非現在急於提昇黑人社經地位,使在某些層面享有保障名額,自然也有濫竽充數的問題。不過畢竟,終於是一個正常國家了。

本書未提的是,冠軍賽傳出對手紐西蘭被下毒的疑雲,或許也無法求證吧。

Read More...

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早安,陌生人 Marshmallows for Breakfast


是某種貼近人生的感覺,從平淡裡生出滋味,欲罷不能。

連續兩晚坐在餐桌前翻著《早安,陌生人》直到深夜,明知年底了白天需要在辦公室投注更多精力,仍不捨得放開書本睡覺去。待看完的那一刻,我驚訝桃樂絲.庫姆森(Dorothy Koomson)能從日常生活中挖掘不平凡的力量。

故事起頭,電話彼端男人聲音勾起坎德拉的記憶,她『屏住呼息,心思旋入遠離現實的空洞中。』我也隨之陷入一個晦澀不明的狀況,而這引發出的疑惑要直到小說後半,才能獲得解脫。因為接下來,時間回溯到一對可愛至極的六歲雙胞胎與坎德拉相遇的那一刻,孩子的坦率不做作,征服了她也征服了我。

所以我遇見了坎德拉、桑摩與雅克遜雙胞胎、雙胞胎的父親凱爾,這幾個角色之所以能成功擄獲我的心,不僅在於外在特徵的具體描述,如坎德拉是個極具風味的非裔女性,凱爾是個富魅力的滄桑熟男;更在於個人特質,當你讀到桑摩對著才剛認識的坎德拉說『親親?』然後將光潔的右頰對著她的時候,能不感受到小朋友的惹人憐愛嗎?

真正讓我拍手的是,庫姆森並未試圖重現完美但陳腐的都會愛情形象,畢竟這故事不是屬於男性的某個浪漫幻想。而跟著坎德拉內心經驗的描寫,我得以瞥見一個女性的堅強,如何幫助了一個岌岌可危,即將分崩離析的家庭,而這個家也不吝用同等的愛來回報她,給予她相信與勇氣,走出夢靨。

唯一我有所保留的是坎德拉處理別人家庭事務的樣子,就像個神仙教母般使命必達,也許是爲了對照出她自我救贖的無力,但在我看來有點強過了頭。

早安,陌生人:也許這就是緣份‧‧‧幸福蟹居
愛的無私─讀「早安,陌生人」何健豪‧浮果
嗜讀。『早安,陌生人』/Dorothy Koomson 著蚊子吸血閣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早安˙陌生人》Terok Nor

Read More...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莫布里公寓 Bikubesong


讀《莫布里公寓》一定會想到《我的小村如此多情》,或許福勞德.格呂頓(Frode Grytten)在向齊格飛.藍茨致敬?寫這樣一個作家出身地的風土人情誌,他們倆採用相同表現形式,連續短篇故事集合成一個樣貌一個縮影一個理解。即使每篇故事各自獨立,上一篇出現的串場角色恰成為下一篇主角,而與《我》相同,《莫》也並未試圖讓整本書都玩這個手法。

第一篇是男子希望滿足將死母親看到他成家的願望,一位素昧平生的女子竟願意扮演他的女友。戲演完了,男子也發現他終於找到燈火闌珊處的那一人。最後一篇是一對新婚夫婦的大喜之日,恰好是妻子的排卵期,他們做愛,他們等著走入生命的另一階段。死與生,追尋與結合,似乎是刻意地頭尾呼應。

《我》故事雖奇,但大多予人風趣溫馨之感,反觀本書將各式各樣的類型一塊一塊倒進鍋裡煮,有浪漫(很嚴重的那種)、童年記趣、愛情的幻滅、為正義而犯罪、小人物的大反擊、中年男子遲來的青春期、無須言說的親情…百味雜陳。即便如此,莫布里公寓的居民,不約而同有著特出的性格,某種不一定顯露於外瘋狂了的想望,包裹奧達這北國城鎮的氣味風景與印象。

我最喜歡第二篇胖女孩布隆迪公主。

Read More...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餡餅的秘密 The Sweetness at the Bottom of the Pie


如果我有這麼一個天賦異稟又古靈精怪的十一歲小女兒,該怎麼辦?是成天板起臉來告誡她不可以作這個作那個?還是放任她自製毒藥,好用來對付姊姊們?

如果我的性命就繫於她的調查是否能成功洗刷我的謀殺嫌疑呢?

十一歲的芙拉維亞(即使是五○年代,將小朋友名字取得這麼古典的父母,也不多吧?)平日活動就是忙於跟姊姊們的爭戰,小說的開頭就是芙拉維亞一邊嘲笑姊姊們拙劣的捆綁技巧,一邊自鎖上的衣櫥裡脫身,猶如魔術師初登上舞台即小小露了一手,將台下的觀眾全變成了蘿莉控。

很難相信亞倫.布萊德雷(Alan Bradley)已經是七十歲的老爺爺,卻能以驚人的詼諧機智成功塑造出芙拉維亞這個角色。劇情的懸疑鋪陳相較之下也毫不遜色,然不可諱言的是,是芙拉維亞的好奇心、牙尖嘴利、活力與想像力讓人愛上她。

在大部分推理小說遵從小調抒情的黯淡憂傷氛圍之際,《餡餅的秘密》卻走更接近大調歡快愉悅的曲風,『父親從眼鏡上緣瞪了我法定的四秒鐘』、『我想爬到桌子上,用叉子插住香腸當權杖,用勞倫斯.奧利維耶的聲音大叫:「沒人能除去這不像話的糕餅師嗎?」』奧利維耶是誰我不知道,但芙拉維亞的異想世界,著實令我眼睛為之一亮,嘴巴噗哧一笑,品嚐到文字在舌尖上跳舞的感覺。


風格輕快、充滿童趣的推理作品──《餡餅的祕密》
小云的隨便亂記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亞倫‧布萊德雷《餡餅的祕密》補夢人
《餡餅的祕密》FICTION系列_亞倫‧布萊德雷荒蕪年歲

Read More...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竊盜城市 City of Thieves


『如果城市崩陷了,只有一個人逃出來
他會帶著城市一起逃亡
他,將成為城市的化身』
《竊盜城市》節錄波蘭詩人賀伯特(Zbigniew Herbert)這首〈Report from the Besieged City〉。列寧格勒,被圍在冰天雪地900日的城市,在德軍大舉進攻俄國時期掙扎衰敗倒塌消亡,速度快得像是風吹過揚起灰塵。城裡的居民若不早早避居鄉間,就只能像是老鼠瑟縮著躲在破瓦頹垣,手裡捏著僅夠維持一口氣的配給卡,日漸消瘦見骨。

如此飢餓光景對比現今的衣食充足已難相信,為了苟延殘喘,人類會做出何等事情更是難以想像,搶劫欺騙殺人甚至吃人。這時卻有人遞給你一片麵包一杯熱茶,摸摸你的頭,然後給你五天時間去找盒蛋回來,否則就等死,接下來一腳把你踢到冷颼颼的街上去。如果這個倒楣蛋是你,你怎麼做?

大衛.班尼歐夫(David Benioff)的祖父在列寧格勒圍城時身處其中,大衛根據他的經歷發想寫出《竊盜城市》。用一盒易碎的雞蛋呈現出生命的飄搖,友情是在寒風中最堅強的支拄,愛情是看似遙不可觸的幻夢,戰爭是恐怖的搖籃。

班尼歐夫以細節帶出角色『只見他穿戴好大衣和皮手套,接著把圍巾往脖子繞了兩圈,然後對著掛在茶壺上方的小鏡子檢查檢查牙齒。』自大的可萊亞有著男模的外表與自信,醜小鴨列夫小心翼翼卻藏著出人意表的潛力,《竊盜城市》在幽默與節奏感中直指戰爭的荒繆。

《竊盜城市》-青年戰爭冒險故事通達人驛站
《竊盜城市》∣大衛‧班尼歐夫倪采青:大眾小說&寫作技巧

Read More...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亡靈的頌歌 A Carol for the Dead


除了跟自己老師搞曖昧搞了十年還沒搞出什麼,堪稱第一名以外,伊嵐實在是個再平凡不過的女子。沒有不為人知深藏地底的秘密,沒有不堪回首的荒唐過去,與捧著小說在讀的你我相差無幾。當然,她還是有自己不一樣的地方,年紀不大卻已經是擁有秘書的主管階級,顯示工作能力頗受肯定;站在千年古屍的挖掘現場,最想做的事是跟那具石化了的古人握手,這點也跟別人不一樣吧?但忖度她本來就是吃考古這行飯,工作熱忱是一定要的囉!

誤打誤撞捲進謀殺案,而被害人的死狀又跟出土乾屍一模一樣,伊嵐不由自主地介入調查。是因為專業素養的關係嗎?她竟未因此驚慌失措,反倒是曖昧男友更緊張她的生命安危。這麼說來,危機還真是愛情轉機呢!

濃濃的歌德味,但也難免稍嫌老派,紐格蘭治的氛圍竟讓我聯想到《終棘警探》一片中的荒謬小鎮。故事的敘述有種不疾不徐的節奏,很有小時候收看每週播出一次的塊狀推理劇的感覺。派翠克.鄧恩(Patrick Dunne)不愛在情節以外加諸太多的詞藻堆砌,也無意設下太多曲折迂迴的陷阱,讓《亡靈的頌歌》成為一本不花腦筋、易讀的小說。

Read More...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侏儒與交際花 In the Company of the Courtesan


《維納斯的誕生》,我見到佛羅倫斯的榮美,女性被強加的枷鎖;而在《侏儒與交際花》,我見到威尼斯外牆嵌飾和鍍金的水上豪宅其下高度及腰的淤泥,與世俗男女追求真愛的困難。布奇諾、芙恩梅塔、阿雷提諾和伊蕾娜,似乎每個人都表裡不一致卻又對彼此情真意摯,他們愛人也被愛,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這是一場騙子的遊戲,也是友誼、愛情與忠誠的故事。

『我走過去把沉睡中的哨兵踢醒…我讓自己挺高到不能再高…把臉貼到他的眼前。他睜開眼睛,脫口尖叫…』看看這一段布奇諾豋場描寫,他的舉止是如何地戲謔表現,符合一般對侏儒把身體缺憾當成橋段與賣點的想像。即便如此,在此之前布奇諾卻向讀者透露了他自小就做著的惡夢,某隻不知名的巨鳥將他攫起丟入大海,也儼然說明了藏於內心的不安全感,暗與日後發生的悲劇相呼應。

面對侵略者即將湧入羅馬,芙恩梅塔開口第一句話,即形塑了她的性格與智慧,『如果你沒辦法把杯子好好拿著,就把它放下來,…我們的訪客不會樂意見到他們的座位上有碎玻璃的。』立刻令人明白優秀交際花的能言善道與圓熟穩重。然而隨著故事前進,讀者也漸漸恍悟這是歷練出來的表象,在她心底,仍只是一個對愛情懷有憧憬與嚮往的年輕女子。

這兩人的情誼,從僥倖逃過屠殺得以喘息的片刻,芙恩梅塔對著布奇諾自嘲她吞下珠寶以保住財產『不要回給我一個布奇諾式的笑話,說我是多麼訓練有素之類的。』這樣的葷笑話可窺一二。他們逃到威尼斯互相扶持重起爐灶,回復往日榮光,卻發現彼此漸行漸遠,又在種種悲劇發生後,始知人類的自以為是、猜忌、算計是怎樣地毀了自己,毀了所愛的人,徒留遺憾悔恨。

人物刻劃之外,再看看莎拉.杜南特怎麼說威尼斯的,『這裡的運河又寬又黑,就像位於一棟巨大豪宅當中一條磨得光亮的大走廊』、『寒冷的霧氣從海上襲捲過來…貼上冷冷的石牆。…人們像移動的鬼影,他們的語音和他們的鬼影連接不起來』,威尼斯雖然是當時義大利最繁榮的城市,人聲喧囂鼎沸不絕,這裡卻與人一種冷淒的感覺。

生動的一字一句,緊緊攫住目光,填滿渴望閱讀的心。

令人讚嘆的作品──《侏儒與交際花》小云的隨便亂記
【試讀士牘】侏儒與交際花:時代與人性衝激的印記7號哲學家
侏儒與交際花垂立雨林邊陲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侏儒與交際花》Yishu's Reading

試讀採用

Read More...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騙子的遊戲 Grifter's Game


感覺在通俗小說的犯罪類型範疇裡,似乎習慣以典型的犯罪例如欺騙、謀殺、虐待、強暴來探討人心的黑暗,也許是因為上述惡行在閱讀中最能直接引起厭惡、刺激等反應。然而在《騙子的遊戲》中雖不乏犯罪,所呈現的黑暗卻更細膩更幽微也更頹敗。

第一人稱寫作方式讓讀者所知等同於馬林所知,所以一直在猜測事情的全貌並提防突如其來的驚嚇。看到馬林在慾望驅使下動了手,不免嘆聲「唉,你真的幹了」。而既然書名如此,遊戲嘛,騙人者人恆騙之也是道理。

唯不同於一般犯罪小說正義必勝的結局或埋下邪惡將捲土重來的伏筆,《騙子的遊戲》停頓在無人知曉未來的現在,馬林站立之處是無力自拔的泥沼,以愛之名傷害所愛的人同時也重重地傷害自己。

這是一個不能捨棄誘惑、切斷慾望而終引火自焚的男人與女人的故事。

Read More...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血之罪 Mýrin


原書名「Mýrin」(瓶)、改編電影《冰島犯罪現場》與中文書名《血之罪》,三個名稱想來恰好點出本書三大要素。

不拖泥帶水,開頭就是第一個現場,推開地下室的門走進去,映入眼簾是一個老人倒臥血泊,旁邊站著個滿臉風霜的中年男子在苦苦思索。『這不正是典型的冰島式謀殺嗎?』同事的聲音從旁邊傳來,打斷厄蘭德的思緒,同時拋出第一個問題。

隨著線索來到三十八年前的第二個現場,死去老人的臉出現在厄蘭德的想像中,只是年輕許多。久遠的時間線模糊了男子與女子的面容,他只能看見男子表情的猙獰,聽見女子求饒聲透出的驚恐。男子犯下除謀殺外另一項人類不能忍受的罪行——強暴,導致了四年後一個小女孩的死亡,與女子的自殺。是否因果關係如血脈延續了這麼長的時間,終反噬回老人身上?待厄蘭德追到第三第四個現場,兇手的臉孔如鑄模般漸漸浮現,而為何中文書名取作「血之罪」,答案也呼之欲出。

若沈浸於與推理主線奮戰,也許會忽略掉作家的暗中伏擊。安諾德.英卓達尚(Arnaldur Indriðason)安排了厄蘭德與女兒艾華玲之間的劍拔弩張;委託厄蘭德尋找失蹤女兒的真實面相;即使被強暴而生,母親對子女愛的聲聲呼喚;無力拯救絕症女兒的心痛哀號。勾勒出親情的羈絆難捨遭受無情命運的嘲笑,及人類犯錯的輕易與不可挽回,呼應出老人被殺的真正原因。

「Mýrin」(瓶),或是書中的稱呼「罐子城」,泡在難聞福馬林裡的人體器官收藏,引導讀者進入呼氣結冰的冷酷氛圍,增添許多駭人印象。

Read More...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我對書的愛情吶喊


一開始,只是帶本書回家好打發時間。


不知覺間,竟斜向著溜進真實與虛幻的漩渦。


彷彿後腦被擊了一記,生命開始失序。


表演看畢,闔上書我猶自喘息著。

去年讀的《黑人魔術師》,得知漫遊者文化舉辦【10月漫遊活動】 我對書的愛情吶喊活動,特參加推薦本書。

Read More...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宿主 The Host


雖然包著科幻的外衣,事實是,這是本純愛小說。

稍嫌漫長的背景鋪陳,讓我剛翻開書就發生閱讀障礙,之後故事進入主要架構:外星宿主單單因為被寄生人類的記憶而愛上另一個人類,這樣突然的設定著實令人難以接受。

若願意說服自己接受情節就如此安排,宿主追尋被寄生者愛人下落而讓自己被人類包圍時,主角陷入生死與情愛的困境趣味油然而生,也引發繼續閱讀的好奇。漫遊者在這裡被人類取了個暱稱叫「小漫」,這樣的名字用來稱呼敵人實在太過可愛,作家要引起讀者對主角好感的意圖表現無遺。同時對梅蘭妮的描寫則弱了下來。

當故事終於進入大轉折,小漫再次與搜捕手相遇而揭露搜捕手的秘密,呼應宿主與被寄生者的關係這部份是很不錯的。直到爲了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作家又搞出個詭異的收尾。總之,開始與結束是貧弱,中間部分倒是可看。對於言情小說的愛好者而言,突破身份界線、超越種族藩籬的異種糾纏,應該是很合胃口。

外星人與人類從敵對試探到共處的這一段,讓我想到1985年由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主演的第五惑星(Enemy Mine)。

Read More...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昨夜雪深幾許


昨夜,是作家的六十年,是怎樣霜雪紛飛的六十年讓他不敢忘懷,是對文學的激情,對土地的熱愛,並朋儕尊長對他的期許,是文學史學的難以取捨,終究合而為一,讓作家明白了自己的存在。

但見作家細數一路走來哪一個人哪一本書哪一個句子對他產生何等影響,即使不是台灣文學的忠實客戶如我,竟也感覺到那樣的文人風格像是典範,是指引,雖然各人意識型態不同,卻都拼了命將時代鏤刻的記憶用詩用散文用評論書寫出來,那是生命對信仰的吶喊。

今日,文學的聲音似乎不再大聲地讓人聽得清晰,究竟是物質征服了精神,文學被看輕了?還是媒體網路的發達致使百家爭鳴,致使真正能錘進胸壑的聲音淹沒在你一言我一語之間?

這是陳芳明私人的文學史與政治史,多方薰陶鍛冶而成今日的他。也是回憶錄懺悔錄遺忘錄,是半生的自我省察。

細看封面,才恍悟我一直將書名任意斷句為昨夜雪-深幾許,其實是昨夜-雪深幾許。斷得不對地方,情緒就差一截。

Read More...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神秘森林 In The Woods


開始。一篇不算短的散文被用來當成序曲,夏天的濕熱與沉靜在小鎮旁的森林裡像氣味溢開來,帶來童年的純真歡笑,也帶出令人不安的暗示。有些事有些人,在這樣一個夏天永遠改變了。

角色介紹。凱西的衣著打扮一點也不像重案組警探,也不是啥子美女。羅伯說「看到她這位小姑娘穿著紅色雨衣,簡直跟『南方四賤客』裡的阿尼一個模樣」,趣味十足的形容使人輕易增添對她的好感。

不可信賴的敘事者。這當然是由羅伯來扮演,他曾經是三個失蹤孩子之一叫亞當的那一個,患有選擇性失憶不記得當年發生的事,因此他的其他記憶是否真切也令人存疑。而二十年後由他偵辦的謀殺案,真相與想像也是背道而馳。

動機。兇手之所以犯下罪行,總會有個理由來說服我們是人性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忌妒報復慾望以愛之名種種扭曲的意識潛意識,但也許,《神秘森林》裡找不到一絲人味,只有全然的邪惡。

拜好萊塢之賜,《靈異第六感》裡小女孩的猝死、《天啟四騎士》裡章子怡的角色,讓我讀到三分之一處就隱約猜到兇手是誰。在幾個章節的末段,塔娜.法蘭琪(Tana French)讓羅伯在現在進行式的偵查中突然以回憶的口吻冒出評語,意圖點出某個時點對整件事發展的影響,好的壞的,從而予人在知道結局後回過頭來對當下的發生深深感嘆。而畢竟,這不是部成長小說,如果在一切歸於沉寂後,心頭上除空白的記憶外,尚留有新添的哀傷與悔恨,也不那麼令人驚訝了。

Read More...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雙面敵人 The Enemy


李奇初登場的模樣我印象深刻,那是《地獄藍調》裡無名小鎮的餐廳,幾個警察荷槍實彈衝進來逮捕他,彼時他正在慢條斯理地吃蛋喝咖啡,一面評估情勢,他一面將早餐塞進嘴裡,沒有驚慌,沒有憤怒,只有從容不迫與硬漢作風,這就是『男人怕他、女人愛他、敵人敬他』的「浪人神探」傑克.李奇。

在《雙面敵人》裡時間回到原點,李奇仍在軍中服役官拜少校,回到哥哥在財政部工作、媽媽住在巴黎,而他也不是孑然一身的流浪漢,還不是孤單單一個人的時候。

所以我看到李奇在憲兵特調組當官的姿態,強悍,有點痞,靈活而不死板,只聽命直屬長官(除非長官自己就是個混球),而且從那時起就是個硬脾氣。接著陪著他去看媽媽,一位有想法、執著、特殊的女性,從她那兒就能知道李奇的行事風格是家族遺傳。李奇的哥哥則是聰明而儒雅,不過,塊頭跟他一樣大。縱使分隔兩地,手足之情深切,我只恨不能看到他跟李奇多點時間待在一塊兒,甚至盼望見到他們一起辦案。

在這本浪人神探第八集裡,李奇強悍的外表下是一顆對母親柔情的心,李查德(Lee Child)彷彿是在向冷硬派推理致敬,在社會巨變下,謀殺不只是一件令人髮指的死亡,更是對人性無情的指控。奮力追查直到案情膠著之際,李奇始發現他早已掌握所有線索,思緒『就像骨牌被推倒似的』,也許因為他是在辦案,不是在演動作片。請別誤會這是在嫌李奇的身手,看李奇的動作絕對是毫無冷場,只會令人大呼過癮,只是《雙面敵人》讓我想到所有老派的故事,簡單,精彩。

Read More...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惡魔的足跡 The Devil's Footsteps


不知危險的孩童嬉鬧傳唱著兒歌,詞意內容十足的駭人詭異,甜美童音引來黑暗中的窺伺,不懷好意的身影模糊地伏在暗處,卻清楚飄出難聞的氣息,如黑色雲霧般無聲而飢渴,纏繞住天真被害者的後頸,當兒歌唱到最後一字,不信邪的十歲小童睜大眼睛看著邪惡現身襲來,八歲的弟弟驚恐地奔逃。

首先引人注意的,是理察森(E.E.Richardson)用了如《半夜鬼上床》(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一樣的詩歌形式,還記得這部恐怖經典嗎?那首令人不寒而慄的歌是這樣唱的:
1, 2, freddy's coming for you.
3, 4, you better lock your door.
5, 6, grab your crucifix.
7, 8, stay up late.
9, 10, never sleep again.
只是《半夜鬼上床》的弗萊迪是從夢裡不請自來,而《惡魔的足跡》的黑暗人卻是藉詩歌召喚而來,這又令人想到另一部經典:克里夫.巴克(Clive Barker)的《腥風怒吼》(Candyman),只要對著鏡子說五遍Candyman,就會將戴著鉤子手的男人召喚出來,但要以生命做為代價。追溯其原型,則是都會傳說血腥瑪麗(Bloody Mary),在半夜十二點對著鏡子叫三遍她的名字,血腥瑪麗就會現身,殺害召喚者。之所以提到這些經典,並不只因為本書沿用相同的手法,而是在閱讀中時常回想起觀看這些影片時等待惡鬼現身的情緒。

傳說一旦不再是傳說,可悲的不僅是懼怕被譏諷膽小卻發現噩夢成真的犧牲者,而註定生世被恐怖記憶追殺的倖存者更令人掬一把同情之淚。所以《惡魔的足跡》也可以看成是另類版的成長小說,唯有離開逝者的陰影下,真正揮別過去的傷痛,生命才能前進。這句話不但對弟弟布萊恩適用,對枉死的故人也是。

這是理察森20歲的出道作,要說不足,若能看到更多週遭大人對事件反應的描寫,對於建構布萊恩為唯一目擊者的處境應能更深刻,而讓詩歌成為布萊恩面對黑暗逐步成長的踏腳石,則為本書驚豔之處。

Read More...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死後四十種生活 SUM: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


這本書讓我跟p小姐有這樣的一場對話。

「這本很好笑耶。」我晃了晃手上的《死後四十種生活》對剛吃飽的p說。
「真的嗎?」p一派天真地問。
我想了一下回答「也不是啦,應該說很有趣。」
「欸,我剛剛看到一篇很妙的,妳要不要聽聽看。」
「好啊。」
翻到「奧茲」這一篇我唸出聲,大概是說死後的世界只有最具英勇膽識的人才能面見偉大的造物主,歷經懷疑到相信的奔波、艱辛旅程,終於得見的那一刻,祂聲如洪鐘地問『你勇敢嗎?』你回答『我勇敢,所以我才會來到這裡。』卻發現祂巨大的身影竟如螢幕關閉般瞬間消失,原地只剩幅小黃簾,拉開幕後一個矮小的巫師對你說『可以面對那樣大的一張臉不算勇敢,真正的勇敢在於能承受祂的消失。』
唸完,我放下書,竟看到p瞠目結舌,半晌說不出話來。這反應把我嚇到了,連忙問她「怎麼了,妳想到什麼?啊?」,直問了好幾聲,p才緩過神來回我說「這個作者應該是很巔峰的人文主義者。」
「人文主義者?怎麼說?」對於p回神後突然冒這一句,我有點摸不著頭腦。
「我以前的感受就是跟這故事一樣,之後我覺得必須也有能力去照顧到每件事情,所以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人文主義就是這樣,認為人可以戰勝一切。回想到大學畢業那個時候,真的很累。」p的雙手揮舞有些激動。「我覺得好像被這個作者稱讚到當時的自己。可是,如果成功了,我覺得缺點就是人會變得狂妄。」
「嗯」我說「我倒沒有像妳想到這樣,我只想到好比說一個人像是魔戒遠征隊對一件事情很努力去追尋,最後卻發現結果出乎意料,不是他所想的那樣。」
「這個我也想過,如果說我這一輩子一直到最後一秒才發現之前的都是錯的,那我會覺得,如果將一生以一千秒來計,我有九百九十九秒都活得很快樂。」
我有點驚訝地答道「妳這個想法很厲害喔。」
p笑說「真的嗎?」
我接下去說「其實我倒不是說一輩子怎樣怎樣,我只是想到就是一個人很熱衷一件事,沒想到結果不是這樣,那他是不是能夠有勇氣去面對,跟時間長短不大相干。呵,突然想到民眾看到他支持的人原來是政客不是政治家,反應不知道是怎樣?」
「那就兩種啊,一種覺得自己是傻瓜,另一種就繼續傻下去。」p回答。「我以前活得很辛苦,要把所有事情都顧到,深怕漏掉一個。」
「妳就好像是覺得自己虎背熊腰,然後抬著一個大石頭在肩膀上。」
「對。」

一句話,已經得以做為一本小說的中心思想,夠讓我們兩人聊上一會兒,在大衛‧伊葛門(David Eagleman)的《死後四十種生活》中這樣的句子俯拾皆是,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口氣看了40本小說濃縮,奇幻的惡搞的科幻的哲學的,不禁跌入發展成長篇的想像裡。

能夠這樣捧著書與身邊的人分享,看看聊出個什麼有趣的對話,是很棒的事。

Read More...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歸鄉路 The Road Home


to be or not to be對列夫來說不是選擇題,是在恍惚白日夢飄成的雲,奢侈的像是一張柔軟床舖。突如其來的寂寞像浪潮襲來,直至没頂,他憤怒地在其中揮手拍打卻徒勞無功,這一切,只因為在異鄉。

列夫不屬於台灣人慣常認知讓膚色製造隔閡的外籍移工,被視為他者的東南亞移工雖然在工作場合必須噤聲,但仍有同鄉互相分享打氣慰藉。而相近的外表雖讓列夫有融入倫敦的片刻,但價值觀與生活的差異仍巨大,人聲鼎沸的酒吧裡,他持續靠在陰影底下點一根捲菸獨自抽著,夾菸的指頭龜裂粗糙。

也許是因為懷抱著錯誤期待。並不是這裡的人對他刻薄,他們對他算是不錯了,生活在倫敦並不就比奧洛或是世界其他地方來得快樂,聽見列夫娓娓說著家鄉的生活雖刻滿傷痛的回憶卻總有單純浪漫的詩意。

我緩緩嚥下他的歡喜憤恨憂傷,不時卻得停下歇息,因蘿絲.崔梅(Rose Tremain)的描繪如高湯般細膩濃烈化不開,只能慢慢品嚐。又覺得像在追一齣突然發現的影集,想一次追完,卻又清楚知道太快地瀏覽劇情會削弱餘韻在心底迴盪的氣力。

終於在我隨著列夫情緒迷宮裡轉得慌亂,害怕他的辛苦是一場空,怕命途總是多舛,打擊會接二連三來的時候,故事的起承轉合走到第三階段。這一刻起他必須作個有夢的人,不是什麼憧憬錯誤的淘金夢,而是大膽有創意用他在倫敦習得的技能為基礎的自我挑戰,他不能再流連於計算多少錢寄回家多少錢當生活費的數學裡,不能再只是一個求溫飽的移工,列夫在腦海裡鉅細靡遺地勾勒出夢中的場景。

這個夢必須實現。

《歸鄉路》,留戀之處,便是你的歸途....流動瓶子之行腳記錄

Read More...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REPLAY重播


輕輕停在斑馬線前,左手握住方向盤,右手擱在排檔上,霓虹燈在黑夜映射出前方左右交錯面無表情的腳步,除了無憂無慮跑跳著的孩子,瞧見每個臉上形色匆忙,我咬著指頭,猜想有多少人的腦海裡正不停播放過去的悔恨,渴求能修補心中傷痛的裂痕,或抓住從掌心溜走的幸福,有多少人想要獲得與傑夫相同的機會,重來一遍?

這世,傑夫沒有閒錢度假,沒有名車豪宅,沒有兒女承歡膝下。也許在別人眼中傑夫有工作有伴侶,擁有的已經不算少,但是當數算的時候來到,夠格打分數的只有自己,而傑夫不會說他已經死而無憾。慢著!他死了?他不是故事的主角嗎,一開場就死了戲要怎麼唱下去啊?別擔心,他死了又活了,還不只一次呢。

肯恩.格林伍德(Ken Grimwood)的《REPALY重播》反映人類對過往遺憾的無力與重新再來的渴求想像。重複一直在1988年死於心臟病又在1963年18歲時醒來的輪迴,無解於時間與生命之謎,傑夫嘗試過所有事情,賭博投資拯救世界戀愛養兒育女嗑藥濫交封閉隱居,他一次一次得到新的快樂,與新的痛苦,一次一次深深受困於不知因何而活。然後他遇見潘蜜拉,一個與他同樣遭遇的女子,在兩人墜入情網的同時赫然發現重生的時間越來越短…

初次見面的潘蜜拉對傑夫提到印度教《薄伽梵歌》裡的句子:『你和我,阿朱那,我們已活了許多世。你遺忘的,我全都記得。』從這裡,對話變成生命的哲學思辨,時間翹曲、黑洞、上帝的狂怒、外星人的實驗…。然後,傑夫說了,直直地向我說話:「我們可以用哲學來解釋一切…但絕不會讓我們更接近答案。」

如果我是傑夫,也許這一世又一世的重生,會一直持續到我已經知道該如何去過自己的生活為止,不再有徬徨,不再擔心害怕,或者應該說徬徨擔心害怕仍然會出現,但已不再有力量左右動搖我的心,阻止我成為我自己。大學時候與一位同窗從梭羅的《湖濱散記》爭辯「人是否可以在進入社會前就離群索居,然後悟出生命真諦?」他堅持可以,我說如果什麼都沒體驗過,如何能得知悟出的真假?如果這對話延續到現在,也許接下去我會告訴他,去看看《REPALY重播》吧。

不同於別的科幻小說,《REPALY重播》是個無法駁斥的假設,只有天知道當時間到了的那一刻,我會不會也replay。

藏傳佛教的轉世金童,不知道對每一世的記憶如何?

Read More...

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白老虎 The White Tiger


如果你問我與《繼承失落的人》相比,我比較喜歡誰?我想我會說這本,《白老虎》。都是印度裔作家獲得布克獎肯定,同樣以母國為寫作對象,就是我將兩者放在天秤上比較的原因嗎?不,雖然前者書寫的是殖民與後殖民世代對自我身分的認識;後者寫的是種姓與貧富的現況,但兩者的主題均與人想從現實掙脫有關。

《繼承失落的人》的面向廣一些,殖民移民移工種族親情愛情,多線進行交叉糾纏,被纏上的人就在心裡狠狠打結,似乎不管時間經過多久這結也不會鬆動,全因有著無法跨越的鴻溝橫在眼前,想僭越者下場總是難堪(但多頭交戰的結果小說強度也被分散了)。而既然這是隻白老虎,問題就不在它能不能跳過鴻溝從雞籠裡出來,而是它到底怎麼跳的?

藉由砸破它主人的頭,爲甚麼?

因為他是哈外之子,種姓是做甜食的,在茶館擦拭污穢的地板是個好工作。因為他生來就是作僕人的命,雙手的功用是用來為主人開車按摩上菜擦汗。因為每個城市都有光明與黑暗兩面,光明的車子裡有黑牌約翰走路加冰塊,黑暗的牛車上滿載著剝皮的牛頭。因為在黑暗生活的人被光照的時刻只有到那裡作工的時候。因為他永遠被困在黑暗裡。

它不甘心。它要變成一隻白老虎,就像所有政客為了選票答應他可以變成的那個樣子。如果變成白老虎必須要吃人,那就這樣子吧。

白老虎是叢林裡每個世代只出現一隻的稀有動物,就叢林固有的住民而言,毋寧是隻幻想產物,一旦這隻異獸活生生地出現在面前,兔子什麼地嚇得屁滾尿流就不說了,大象目瞪口呆也是正常,那統治叢林的頭頭會有什麼看法呢?亞拉文.雅迪嘉(Aravind Adiga)讓巴蘭寫信給溫家寶,不啻是種挑臖。

Read More...

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飢餓遊戲 The 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這書名聽來不和諧、牴觸、衝突、矛盾。飢餓予人貧窮、苦難、哀嚎的想像;遊戲則帶來歡樂、滿足與笑聲。硬把二者串連,呈現的是人性被逼迫的質素,適足說明這個遊戲玩法殘酷,以及體制用集權壓迫人民達成表象和平的荒謬。

乾旱、暴風雨、大火、海水暴漲,曾經在地理上被稱為北美洲的大陸,未來只剩下一個名為「施惠國」的國家,由中心「都城」與十二個環繞四周的行政區組成,行政區人民的生存意義只在為都城服務,所有資源都輸送給都城,剩餘的才留下來,至此你可以想見革命必然爆發,結果都城大勝,為了懲戒行政區的反叛,都城訂定了「飢餓遊戲」:每年十二個行政區必須選出十二對少男少女,送至戶外競技場互相決鬥殺戮,唯一存活者得享一生榮華富貴。遊戲的變態殘酷正是警告這十二區:不僅你是我的,你的子女也是我的,最好給我乖乖聽話。

荳蔻年華十六歲的凱妮絲,自願代替妹妹成為今年的貢品,因糧食不足,凱妮絲早已鍛鍊一身在森林狩獵以及百步穿楊的本領,讓她在這場競賽中成功的機率多了幾分,為了在這場遊戲生存下來回家與親人團聚,她必須狠下心來奪取他人性命。同區的少男貢品比德,不但曾經對凱妮絲有救命之恩,甚至有愛慕之情!兩人在遊戲中發展出如真似假的感覺,凱妮絲面臨犧牲自己的人性以換取性命的道德困境,她必須一面思考該如何抉擇,一面在競技場中爭取活命的機會。

作者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原本是兒童電視節目編劇,在遇見兒童作家James Proimos後受啟發開始寫作,甫推出《地底紀事》(The Underland Chronicles)即大受歡迎,並以一年一本速度完成五集系列作。而這本《飢餓遊戲》則是柯林斯在2008年推出的新作。

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柯林斯將這未來的反烏托邦與古希臘神話連結,所以我們看到常見以裝著鮮花水果代表豐收富足的豐饒角(源自哺育天神宙斯的山羊折斷的角,是能滿足人心所求的神奇寶物)在書中變成裝備的補給站。而她自己也言明故事架構參照了古雅典每年要少男少女送進克里特島上迷宮獻祭給牛頭怪米諾陶的神話,因為這神話說的正是獨裁政府視人民為草芥。

柯林斯靈感的另一個出處是近年電視的主要潮流──真人實境秀,從選出貢品到貢品們互相廝殺的實況,透過直播傳送到全國觀眾面前,甚至還安排訪問貢品們的心路歷程,無所不利用還真是娛樂界極致,也令人深覺媒體譁眾取寵的可笑。而這一點竟成為凱妮絲與其導師(什麼!還有導師?這遊戲果然厲害)得以利用之處。都城透過現場直播威嚇行政區的統治手段,讓人想到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中不時出現的一句「老大哥在看著你!」,現場直播也考驗凱妮絲得隨時注意維持堅強甜美的外在形象及對都城表示順從,走漏了內心真意,兩面刃一不小心也可能會傷到自己。

從《大逃殺》後,看到同樣以殺戮遊戲為概念的創作也相繼推出(多半是電影),與他者不同之處,在於《飢餓遊戲》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童書,卻如《哈利波特》般獲得成人的喜愛,而對年輕的小讀者而言,尺度亦拿捏得恰如其分,沒有血腥的描述,只有讓人一再流連的機智、勇氣與愛情,讀者層面還真是大小通吃。

節奏緊湊讓我揣在懷裡愛不釋手,這麼好看的一本書,就這樣結束了嗎?這也是讓我緊張到最後一頁的原因,封底映入眼簾的四個字讓人吁了一口氣,「首部曲完!」

Read More...

隨手拍(花蓮20090818-21)


0818-0821花蓮行,為從未謀面的金針花。

8月18日,8點出發,3小時直奔花蓮,蘇花公路尚稱好走,再走1小時到立川漁場。


摸蜆兼洗褲。100元1個盒子附1張折價券,折價券可折炒蜆仔50元及飲料或蜆丸湯。1人1盤炒黃金蜆,味道鮮嫩,過癮!

食畢直趨石梯坪,光豐公路接台11線,至沙漠風情卸下行李,6點上海鯨號出海夜釣。


解說員。



風災過後海象有變,沒釣到南魷只抓到漂流木,一路拖回漁港,以免碰撞發生船難。星空熠熠,銀河清淺,珠斗爛班。小暈。附宵夜烤中卷飛魚乾鹹粥。


8月19日天未明,即起。


向海邊前進。


日出。


回頭1朵瑪格麗特。




沙漠風情背面。


不遠處一平房,白牆紅簷甚為可愛。


沙漠風情正面。當地人戲稱為那棟怪房子。


9點出海賞鯨。只見漂流木綿延潮間帶。






3小時連1隻海豬都懶得出來,風災?午餐漁港解決。瑞港公路接台9線,無車好走,對向來車都是經營秀姑巒溪泛舟業者。


瑞穗牧場,乳牛沒出來,反倒鴕鳥出來見客。咖啡好喝!進蝴蝶谷住宿。


8月20日蝴蝶谷步道。遇蛇始知入口提供的竹杖非虛設。


富源溪。



再進瑞穗牧場喝咖啡,瑞穗車站附近涂媽媽肉粽午餐,不油不膩。驅車向六十石山。


掃叭石柱,有型!


至北回歸線標休息。


花東縱谷的天空。


旅程的重點來啦!


正拍。


反拍。


再拍。

宿鐵掌櫃茶舍,餐點粉讚。


8月21日,4點半有叫床服務,送到忘憂亭看日出。




這傢伙,看起來睡眼惺忪。











9點下山,三進瑞穗牧場,花蓮市璞石咖啡館午餐,蘇花公路回台北路較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