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遊戲》


是一個人對抗全世界的感覺。恐懼與刺激感讓腎上腺素不斷分泌,心臟強烈地搏動要跳出胸腔外,加速血液在全身交換。

完成任務兔脫的HP跳躍在半空像是極限運動跑酷一樣,時間隨風聲彷彿停滯在耳邊,下墜時地心引力拉著時間加速,落地的重量壓得腳步踉蹌差點摔趴。他喘息片刻再驚跳起來狂奔,直至拐入街角確定無人注意後,他靠著牆癱軟蹲坐下來,渾身顫抖釋放出任務達成的喜悅,是遊戲帶來的快感帶來的癮。

HP,全名亨利克‧彼得森,瑞典人,實境遊戲主角。這不是一般電視節目的實境秀,沒有攝影棚,沒有工作人員。進行遊戲的方法就是依一只特定手機的簡訊指示行動,完成任務可以獲得積點,甚至金錢。進行任務對HP來說就像玩電玩,只是不若電玩還有密技還能重來,在真實世界裡偷盜是真的,殺人是真的,子彈炸藥都是真的。

沒有人知道遊戲設局的原因,有可能是賭盤下注,有可能是要操控歷史走向,或者可能,會不會根本是惡意的玩笑?即便如此,被這遊戲影響的人,生命從此劇烈變動天翻地覆確實是不可逆的。

如果是我呢?看著握在手上那一只不銹鋼髮絲紋外殼沒有牌子的手機,只有淺淺的刻痕印著三位數字代表我的編號,螢幕突然亮了寫著:要玩遊戲嗎?僵住的手,一滴冷汗從額角緩緩流下,腦海裡第一個想法是:我該何時退出?

Read More...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救贖者》(Frelseren)


撞上暗礁,遇上惡人,如作家楊索所說,漸漸地人總是會摸索出甚麼想要,甚麼不想要。然後,就能從此趨吉避凶嗎?顯然對挪威奧斯陸警探哈利而言不是這樣,他依樣像飛蛾撲火般與凶險為伍。這是尤·奈斯博的哈利警探系列,發生在《奧斯陸三部曲》之後與《雪人》之前的故事。一個在身心崩壞前,哈利還有機會被救贖的故事。這時候的他尚在軌道上搖搖晃晃,表現地像個正常人,就像他努力嘗試的那樣。

與勞倫斯·卜洛克的馬修史卡德私家偵探系列相提,哈利有很多共通點,酗酒,特立獨行,追查案情像是對骨頭死咬不放的狗。或許是後史卡德的小說都受其影響,也說不定是史卡德的粉絲就是一種病,忍不住要把所有的刑警偵探小說都說成是跟他致敬(笑)。只是哈利並沒有戒酒成功,其實他無心想戒,可能是酒與毒並沒有讓他在心理層面上癮,讓他上癮的是無止境的犯罪追緝、腎上腺素、煙硝味,還有金屬味(舔血)。也是同個原因讓女友無法繼續與他在一起,不想陪你到那麼深的水底,她說。系列作看下來,哈利的的確確是在崩壞中,本作前半段的清醒有如曇花一現。

故事主線的殺手之所以能成為殺手,成長背景來自克羅埃西亞人與塞爾維亞人間因種族造成的大屠殺,仇視讓鄰人在瞬間反目翻臉。到最後,不是因為仇恨而殺人,而是因為非我族類的他者已不被視為人。就算戰爭平息了,人也變了。開槍這回事,之前沒有焦慮,之後沒有寬慰,對於殺手而言只有任務完成。

作家筆下的犯罪世界冷硬無情,在故事主線外,哈利與搭檔調查一樁殺人案,聽完殺人者的自白,哈利對猶自忿忿不平的年輕搭檔說:「有時當警察是個爛差事,不要讓它影響到你」、「你是你,他們是他們」、「你很堅強」。說完兩人靜默不語,用來打氣鼓勵的話說出口,卻在奧斯陸冷冽沉重的氛圍下,連起安慰劑的作用都顯得不夠。

Read More...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蜂蜜香草蛋白霜

材料:蛋白3顆,蜂蜜40克,鹽小小小撮,香草莢1/4條。
做法:預熱120度,蛋白打發,加其他材料打至硬性發泡。
烤盤放中層,下火100度,上火120度,烤1小時,在烤箱內放涼。

Read More...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汶萊藍蝦



奇妙了,蝦子是藍色的。

以前看過的蝦子,白蝦草蝦灰灰綠綠的,甜蝦劍蝦是紅的,沒想到還吃得到藍色的。

這批蝦個頭不小。之前買冷凍蝦都是從冷凍狀態直接川燙,沒抽沙腸也還好不覺得口感有影響。這次照傳單上寫的乖乖抽沙腸,沙腸外觀看起來灰灰的不黑。


紅藍天地,生熟之間。看來特別有趣。


燙完放冰塊急降溫,那廂小人早坐上桌猛喊餓,其他菜都來不及煮,趕忙剝蝦餵她。小人連連稱是,嘴裡還沒嚼完逕喊我還要。結果盤中蝦大部分都進了小人的肚子裡。只搶下幾隻給小人的媽嚐嚐,好評+1。

感謝果子咖啡提供試吃。

果子咖啡的官網:http://www.gozcafe.com
果子咖啡的噗浪:http://www.plurk.com/gozcafe
果子咖啡試吃團:http://www.facebook.com/gozcafefans
果子咖啡線上購物:http://www.gozcafe.com/2010/01/blog-post.html

Read More...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毛寶低泡沫小蘇打洗衣液體皂-抗菌

看到毛寶這兩個字就覺得親切,印象裡小時候在浴室或是陽台水槽匆匆一瞥會看到他們家的冷洗精產品。那時母親的貼身衣物洗滌方式,似乎就是拿個臉盆倒冷洗精加水反覆搓揉擰乾吊曬。

自己有了家之後,時不時還是會用到毛寶的產品,像是一顆顆會沉到馬桶水箱底部的藍色小圓球,或是半年幾個月才用一次的洗衣機去污劑。所以這次看到果子咖啡在徵試用洗衣精,滑鼠就點下去報名了。

收到宅配打開紙箱,一看洗衣精居然被張超大塑膠布包裹著。正心想該不會是怕漏液吧,洗衣精一撈手一摸罐身還真有點滑滑的。可見瓶蓋不密,而毛寶也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將髒衣服丟進洗衣機,草草看過罐身說明,是時下正流行的小蘇打加上香草抗菌的低泡沫配方,用椰子油來當界面活性劑也很有環保概念。再往下看使用說明,依瓶蓋刻度倒入...咦,刻度勒?不知道是不是瓶蓋顏色太深,怎麼都看不到刻度?沒關係,那就目測一下大概就好了。至於洗滌中產生的泡沫,透過滾筒洗衣機門看進去的確是很少,這點挺值得讚賞。倒出來的洗衣精味道還挺濃的,但洗完後衣服上存留的味道則是淡淡還滿好聞的。

其實產品的正式名稱是洗衣液體皂,不知道與傳統的洗衣精命名區隔在哪?

Read More...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管他正統或偏方,就是要健康-小賈的極限健康狂想曲


有種人熱衷於做實驗,特別是非要自己來當實驗組不可,寫《身體調校聖經》的提摩西.費里斯是一例,本書作者賈各布斯──小賈是一例,然後在閱讀中才發現,哈,這兩個是好友,竟也不令人驚訝。

小賈開始注意健康的契機是某次身體不適,老婆跟他嚴正表明不想太早守寡,畢竟他們家有三個小孩要養,家計擔子可是很重。雖然我沒有像小賈這樣多產,不過有了小孩後我們家的飲食行為的確是轉變了不少,希望進小孩肚子的食物都健康無毒。例如在想做檸檬zest只挑有機檸檬來做,畢竟檸檬灑的農藥重,要用皮得小心。除飲食外,隨年紀增長,全面地注意身體健康似乎是一定要的。帶著這樣的興緻來翻看小賈的新書似乎更能引起共鳴。

本書的研究寫作方式是以器官為題,小賈針對主題去尋找該領域最優秀(或最極端?)的專家達人尋求解答,有趣的是,見解不同往往造成極端迥異的回答。例如「免疫系統 ── 抗菌大作戰」,一說是要完全避開與細菌接觸,另一說則是相反地要與細菌多接觸好讓免疫系統動起來,到底該採哪家說法呢?小賈沒有答案,類似情況如小孩感冒到底該不該趕快去看醫生,還是多喝水多休息就好?我覺得同樣是大哉問。

而在「神經系統 ── 採取行動,疼痛掰掰」這篇,小賈為了打Wii得來的肩膀疼痛跑去一位俄國大媽的針灸診所,在頭頂跟左腿扎了三針,疼痛也確實因此舒緩了,弔詭的是小賈對於針灸為何有效的思考,推論最後是「把針插入身上隨便哪個部位(不包括眼睛在內),可以紓解疼痛,可能是因為能使人體內的鴉片肽(opioid)激增。」我忍不住想說:小賈?不會吧!照你這樣說,《Hellraiser》裡面的Pinhead不就太爽了嗎,何苦還抓人下地獄?雖然小賈自承因為西方思想太根深蒂固,不認同經脈氣血理論,這可以理解,但如此結論也再次顯示雖然是人體白老鼠,但實驗結果如何解讀還是在於個人,並非全然客觀。

小賈在《管他正統或偏方,就是要健康-小賈的極限健康狂想曲》用了不少篇幅在述說外公,這種表達情意與尊敬的方式我喜歡。

Read More...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隨手拍(20130120)



羅宋湯。

材料:洋蔥,番茄,高麗菜,前述三項為必備要件,芹菜,馬鈴薯,鹽,黑胡椒,還有今天的主角,被我戲稱為雞脖子的鴕鳥排骨,因為...它真的是鴕鳥頸肉。

番茄除了切丁外,尚須幾顆用調理機打成泥。

沒甚麼訣竅,該炒的先炒過,然後就是加水大火煮沸後就放進悶燒鍋,耐心燉3個小時就可以了。喔,對了,鴕鳥肉得先燙過去腥,據說是鐵質過於豐富怕會影響風味。

鹽得放多點,畢竟是大鍋湯又有會吸鹹味的馬鈴薯在裡面。

冬日的星期天下午茶時間來碗熱湯,真的是滿足,尤其是蔬菜雜燴在一起的滋味。

鴕鳥頸子肉很有趣,燉了很久口感還是Q彈好吃,跟牛尾滿像的。

感謝果子咖啡試吃團提供的有心肉舖子試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