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人質之子》The Good Son

的確是一本出乎意料深度廣度兼具的小說,不單講營救人質與恐怖分子對抗的戲碼,而是擴及東西方扞格不入的世俗價值與宗教信仰。事實上我沒有料到作家會把這些看似嚴肅的議題,以毫不枯燥的方式偷渡在書裡,同時間仍緊扣讀者的心弦,心繫主人翁安危。成就出一本深入淺出,不只是重劇情的通俗小說,也是高舉歷史與哲學的文學作品。

講到美國如何將手伸入巴基斯坦,想到《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裡述說美國也曾在數十年間佔領伊朗、流放國王、發動政變,為自身利益伸手沒停過。又不禁想到台灣因為美援大力推動麵食,並且黃小玉都以美國輸入為大宗,自此台灣人嗜食麵包,但台灣小麥卻一蹶不振。美國在近代對世界的影響實在是太過深遠。

仔細地瞧這些設定,亟待營救的母親索妮雅,一名西方人,救人的兒子提歐,卻是一名巴基斯坦人。再再與既有印象相違,不再是中東臉孔就是壞人,挑戰讀者的思索。從索尼雅眼裡看來,就算是壞人,這些聖戰士,也非都是十惡不赦之徒。

支線國安局的核彈危機,窺看整個決策過程卻像是特意諷刺美國的官僚系統,其實在人的組織裡不都是這樣嗎?有人想一戰成名,有人坐看好戲。而錯誤的情報導出錯誤的決策。

故事到最後研討會沒來得及開完啊!感覺好可惜,並不是我太獵奇,想看接下來哪個角色被爆頭,而是我真心想多了解作家藉由與會成員的口中引導出的各種觀察思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