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咖啡師》Barista

「咖啡要黑,像魔鬼一樣黑;咖啡要熱,像地獄的火一樣熱;咖啡要甜,像天使的笑容一樣甜。」上一代長輩深夜泡上一大杯雀巢即溶咖啡以佐案頭山水時這麼說。輪到我們創造自己的咖啡風景時,則是每天早晨一杯摩卡壺煮的濃縮加奶,時間要是夠就換手沖。

即使已經進入第三波咖啡浪潮十數年了,世界各地微氣候微批次的咖啡豆在台灣都喝得到。但不可諱言地是日本的咖啡文化仍然深深影響台灣,猶記得第一次看到咖啡液咻地上升到HARIO虹吸上壺,那種哇的驚異感。義大利更不用說了,espresso、latte、cappuccino等等詞彙連小朋友都琅琅上口得很。這也是我看到《咖啡師》的設定,主角是一個在義大利成長的日本人回到故鄉去工作,不禁開始期盼日義撞擊會冒出甚麼樣的火花。

故事始於香樹在羅馬一間小咖啡館站吧檯,高超的咖啡手藝收服不少奧客(誤)。這裡香樹除了透露出是追隨母親的腳步來到義大利從事咖啡工作,也表示他已跑遍義大利南北,可是哎哎哎怎麼交代一下就沒了,如果能把北義南義不同風格的淺深烘焙在漫畫裡還原呈現,就更能顯示流浪咖啡師的深度。

待到香樹應知名企業聘到日本分店,發覺自己居然變成了實習生,喂喂喂,這甚麼奇妙的安排?雖說空降部隊本來就不該一開始就拿到首席咖啡師職位,不然公司自己一套咖啡訓練是假的嗎?但是一個已可獨當一面的咖啡師一下變成實習生,連咖啡都摸不到,總公司是有甚麼陰謀嗎?但是當實習生出手解救不知如何是好的店長,的確是讓人有種黑馬的快感。

後面為了爭取站吧檯的機會,藉著WBCC的選手權爭奪,香樹對上首席咖啡師前田之戰正要開打。這部分除了社內的職位之戰,其實我也很期待WBCC在漫畫裡如何呈現,WBCC並非只是咖啡師在吧檯或機器的表現,咖啡師往往要展開一趟咖啡豆追尋之旅,到產地與莊園主合作討論確認想要的風味與後製方法,再經過烘焙杯測,才能呈現出咖啡師個人的咖啡美學。

這才第一集而已,香樹的義大利咖啡會在日本產生甚麼效應還未知,我還想看到香樹到日本各地名店去交流啊!東京!京都!。

沒有留言: